經理人月刊 11月號/2023 第228期:關於工作、人生的80個解答 (電子書)

NT $ 180


BacktoBasics_主題學習

關於工作、人生的80個解答

「如果我能看得更遠,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」科學家艾薩克.牛頓(IsaacNewton)認為藉由前人的經驗,可以避免犯錯、看得更遠。23位卓越企業家、領導者的經歷,精煉成他們對人生與工作、成功與失敗的一句體悟,也許就是你需要的建議。

企畫︱吳俊毅 
採訪.整理.撰文︱《經理人月刊》編輯部
美術編輯︱王瓊萩
攝影︱侯俊偉 
圖片來源︱達志影像、蔡仁譯、Microsoft、www.britannica.com、Meta、www.ti.com.cn


Editor’sNote|編輯台時間

激勵與雞湯

這次封面故事,編輯部彙整了數十位企業家和跨領域專家,關於人生、工作、經營和挫折的建議,呈現形式是故事和名言。某種程度上,這2種形式應該是可讀性較高,又不至於淪為說教的觀念傳遞工具。
不過,小故事和名言佳句也很容易被視為「心靈雞湯」。曾幾何時,在某些人心目中似乎為它貼上了效用短暫、老生常談、甚至無用的標籤。這讓我想到2個問題:為什麼我們喜歡閱讀和蒐集名人名言?在什麼情況下,會覺得名言有用或無用?
我也喜歡閱讀名人傳記、小故事和金句。過程中,我或許是產生共鳴,覺得所見略同;可能是照見自己的缺點,就像明鏡一樣提醒自己改進;更多時候是啟發,得到新的看事情的角度。可以說,讀名言佳句的時候,我們讀的是自己,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做到了什麼、體悟了哪些事,還有哪些沒做到、沒做好,告訴自己「有為者亦若是」,因而產生激勵效果。
然而,在什麼情況下,我們會覺得激勵文字或故事,只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雞湯或安慰劑?多半是看了就忘、效果短暫,而且自己和環境都沒有任何改進或改變。
成功人士的建言,都是從人生體驗中,淬鍊出來有益或有用的原理原則,直接套用,可以少走點冤枉路,偏偏很多時候,我們是在撞得頭破血流之後,得出了類似體會。
要讓雞湯真正發揮激勵效果,找出原則、化為習慣很重要。《與成功有約》這本經典著作,談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,其實就是在講「原則」。原則是指南針的真北,不是可以隨時改變的方法或行為。大道至簡,試想,光是「要事第一」這樣一個原則或習慣,就足以讓你跟自己對話:你的人生要事是什麼?你有把人生要事永遠擺在第一順位嗎?如果無數人,不管成功不成功,都告訴你家人朋友的關係,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,你有體會,有做法嗎?
最近讓我最有感觸的小故事,是一位記者問拳王阿里,他一次訓練通常做幾個仰臥起坐?阿里的答案是50個。記者覺得「竟然不多」。阿里解釋,50個是指他做到「會痛」的時候,才開始數的。
這讓我想到橋水基金創辦人瑞.達利歐(RayDalio)在《原則》書裡也提到類似概念,「痛苦+反省=進步。」人都知道壓力要克服,成功要努力,但是你怎麼詮釋痛苦和壓力,往往才ß是最大的難題。前人給出的建言,是一面鏡,讓你看見自己;也是一扇窗,開啟你的視野。



總編輯
齊立文


故事 企業家 成功 人生 雞湯 經理人月刊 閱讀 原則